这类孩子上学后更容易被欺负 一位妈妈的真实遭遇 给所有人提了个醒

在讲述今天的故事前,首先想请大家做一个测试。仔细回答下列问题,如果描述符合/基本符合你的孩子,请选择「是」;如果不符合/不完全符合,请选择「否」。向下滑动查看更多问题1. 容易受到惊吓2. 经常抱怨衣服刺痒,袜子缝线或者衣服商标扎人3. 不是很喜欢太大的惊喜4. 温柔的指正比严厉的惩罚更有用5. 似乎可以看穿我的心思6. 会使用比自己年龄成熟的词语7. 会注意到那些细微的,不易察觉的气味8. 非常有幽默感9. 直觉敏锐10. 如果白天太兴奋,晚上很难入睡11. 遇到重大变化很难适应12. 如果衣服湿了或者有沙子进去就想换衣服13. 爱问问题14. 是完美主义者15. 会注意到他人的痛苦16. 喜欢安静的玩耍17. 会问具有深度、思想激进的问题18. 对疼痛非常敏感19. 在嘈杂的环境中会感到烦躁20. 关注细节(注意陈设的变动,懂得察言观色)21. 在登高之前会确认是否安全22. 没有陌生人在场时会表现得更好23. 对事物有深刻的感受这是美国精神分析学者伊莱恩•艾伦博士在著作《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》中,设置的高敏感儿童检测试题。如果以上描述中有13 条以上选择「是」,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高度敏感儿童;如果你只选择了一或两项「是」,但是你的孩子有强烈的敏感特征,那么他仍然可能属于敏感儿童。此时此刻,你也许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孩子接连「中招」,被钉在高敏感的「耻辱柱」上。那么我要安慰你,千万不用觉得不好意思。因为根据艾伦博士的观察,人群中有15%—20% 的孩子天生高度敏感。也就是说,你目之所及的每五个孩子中,就有一个自带高敏感的属性。所以大家完全无需担心高敏感孩子是「不正常」的,这只是一种性格特质而已。但不得不承认,高敏感的孩子,确实需要父母多关注多引导,从而帮助他们更理性、自信地面对世界~那么家长们到底可以怎么做呢?今天,我们特地邀请到了宝妈 @莉莉丝,确认女儿的高敏感个性后,她看育儿书、看儿科医生,将理论付诸实践,持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,将育儿这件事视作一门艺术。在这段艰辛与感动并存的心路历程中,姐妹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些态度和实用方法。本期讲述者莉莉丝 | 女儿4岁半高敏感外向型01她注定面对一个更复杂的世界我女儿修米刚出生两周时,就显出了一些高敏感的端倪。跟其他吃饱就睡的婴儿不同,每次喂完奶,她都会很清醒,大眼睛眨巴眨巴盯着大人,大人不动她就静静看着,大人走动她眼珠子也跟着转。连见多识广的月嫂都说:你们家小孩好像跟别人家不太一样。那时候我根本没当回事儿,因为在修米两岁之前,我们给她提供的生活环境都特别稳定,没有什么变动。小婴儿嘛,还能怎么不一样呢?直到修米 4 岁,她的一些表现开始让我感到奇怪。她好像很容易感到焦虑,需要反复确认才能安心。比如她几乎每一天都会要求我:“妈妈,你能不能检查下我的屁股有没有流血。”也会有一些过度的应激反应。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扔垃圾,迎面而来另一对有说有笑的母女,跟她们擦肩而过后,修米突然问我:“她们为什么嘲笑我?”我有些惊讶:“她们根本不认识你,怎么可能嘲笑你。”从那以后我发现,陌生人的注视、甚至是善意的微笑,都会引发她的不悦。另外,她也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谨慎。别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吞食小玩具,或者从高的地方摔下来,我们家从来没有担心过。只要你亲口告诉过修米:这个药丸不可以乱吃,这个插座可能会触电不能乱碰,她就一定会牢牢记住,然后绝不靠近。如果说谨慎对她的安全而言还算是好事,那么很让我很心疼的是:她表现得过于成熟懂事,过于遵守规则,总要操周围人的心。比如她跟好朋友们在一起玩,孩子们都兴奋地爬上爬下,她却觉察到隐藏的危险,就会默默跟在小伙伴身后,进行一些劝阻:你不要再去那里了,很危险的。最近的一次,是我带她去儿童乐园,她那天跟同学玩得特别开心,我就想着取消下午的兴趣班,让修米好好享受和小伙伴共处的时光。没想到,我告诉修米后她竟然不愿意,理由是因为担心兴趣班老师的指责。大家能理解我身为妈妈的那种心疼吗?一个四岁的小朋友,理应是那种有点傻傻的、贪玩的,但在我女儿身上根本看不到,因为她的规则意识太强烈,以至于打败了孩子爱玩的天性。后来,我带着修米连跑了三家医院的儿保科,医生们的判断很一致:我女儿是个高敏感孩子。那时我明白了,修米的性格特质决定了,她注定会面对一个更嘈杂的世界,拥有一个更艰难的人生。但同时,我又觉得很幸运,因为如果我不了解「高敏感」这个概念的话,可能会对她产生很大的误解——任性、矫情、事儿多、死板,而一旦明白了孩子只是天性如此,她自己也承受了很多痛苦,那么当她因为小事而崩溃时,我至少会有一份理解,愿意站在她的角度看待世界。因为理解所以宽容,至少,我们不会再因为无知造成伤害了。就像医生们告诉我的那样:高敏感并不是一种疾病,它只是一种性格特质,家长们需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对待。所以我决定做些什么,陪女儿共同面对这个世界,也帮助她培育一个更健康的心理机制。02家长需要拉孩子一把得知女儿是高敏感后,我针对性地看了六七本相关的育儿书籍,其中最喜欢的是《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》。莉莉丝的读书笔记如果家长没有条件咨询专业的儿童心理医生,那么看看这本书,也是受益匪浅的。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育儿心法和技巧,想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,跟大家分享下。❶ 女儿陷于情绪时,我就是她的“狂热粉丝”养育高敏感孩子的过程中,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——不要自大,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。因为大人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太久了,经历了太多酸甜苦辣,情绪难免变得麻木。所以当孩子因为衣服扎人、味道难闻这种小事难过时,大人很难想象孩子当下的虚弱,她那个痛苦、不舒适的感受。尤其不要说「别担心,根本没人注意你」这种话。我完全理解家长是出于好心,想告诉孩子不要太过纠结,但关键问题在于,高敏感本身就是会注意到很多细枝末节啊,她自己也控制不住啊。这句话就相当于否定了孩子眼中的世界,告诉他他的感觉不是真实的。久而久之,她可能会对家长失去信任,从而关闭自己的交流通道。在我跟修米的相处过程中,我一定是尊重感受为先。她预设别人嘲笑自己的时候,我就会表现得像一个无底线支持她的狂热粉丝,为她的权利据理力争:“是吗?那妈妈去问一问,因为我不能接受有人嘲笑你。”当然了,我根本不需要做到这么夸张,甚至只是这句话刚出口,她的火就立刻熄灭了。而只有感受到自己真的被支援了,她的情绪才会稳定下来,然后理性地思考:那个人其实离我挺远的,好像也没有冲我笑。高敏感的孩子会放大太多细节,接收太多外部信息和刺激,但常常不知道如何处理,于是难免变得爱钻牛角尖,无法控制地让情绪走向崩坏。我们父母当下能做的,就是把他们从负面情绪中拉回来,让他们甩掉沉重的包袱。❷ 高敏感也能有自信,分享我的小妙招鼓励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,然而,高敏感孩子对鼓励的需求只会更旺盛。尤其是我们家修米这种高敏感高尽责的孩子。我是艺术专业的硕士,平时喜欢在家画画,每次邀请修米一起来,她都会拒绝,说自己不敢。我鼓励她“画成什么样都可以”,但怎么说她都不肯,最后以大哭收场。后来医生告诉我,这是因为修米相当追求完美,对规则有强烈的维护意识,如果画不出最完美的圆,那她宁愿不开始。我也就没有再强迫,一直到后来,她终于主动表示愿意试试。老母亲简直太兴奋了!她每画下一笔,都停下来看着我的脸,观察我的表情,当妈的哪能错过这个好机会,赶紧狂吹彩虹屁:这个笑容让人看了就快乐眼神画的好大,真神气这个橘黄色特别有活力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夸夸夸,她已经打破了「完美主义」的魔咒,完成了一副超棒的作品呢!关于夸奖这件事,我自己的心得体会是,千万别试图套用什么夸奖话术和模版。因为高敏感孩子的观察力非常敏锐,她不会迷信你口中的夸奖,而是会从你说话时的表情、呼吸的频率、语气的抑扬顿挫,从你整个人的状态来判断你是否真的欣赏她。当然了,如果只靠几句夸奖就能让孩子有自信,那教育未免太容易了。我个人认为高敏感孩子还一定要有 1~2 件擅长的事,这是建立自信的锚点。学习、运动、演讲、画画都可以,只要孩子做起来得心应手就成。这样的话,他们至少有个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,当她专注于手头的事情,就不会过度关注外界的纷纷扰扰了。同时,成功的喜悦会带给孩子底气,有了底气,她才能放下攻击的状态,从而平静、理性地思考,在情绪过载时不内耗,将观察力放在对自己更有益的事情上。我们家修米比较擅长公众演讲、英文,也喜欢游泳和跆拳道。尤其是演讲,正因为她很在乎外界的评价,那么台下观众的掌声,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滋养。她非常享受在众人眼光下侃侃而谈的快乐,得了奖杯时会特别开心,时不时地提起这件事,还说以后也要参加,争取拿更好的名次。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能做的,就是当好她的左膀右臂,帮她一起寻找、建立那个立足点。❸ 女儿差点被“校园霸凌”,我选择这样插手高敏感孩子自身的特质就决定了,他可能并不属于学校里受欢迎、吃得开的那种类型。我女儿又是过分重视规则的那一类,外人看起来确实会有些「难搞」。∧ 穿白衣服吃饭也要保持优雅的修米所以我觉得,在孩子成长初期一定要多多观察、及时沟通,如果遇到她们无法处理的事,该介入就介入,不要太相信孩子的能力,那是家长的一种偷懒。有一次,修米提及一场纠纷,跟另一个很受欢迎的小女孩:“她让我把老师发的折纸给她玩一会儿,我没给,她就跟别的同学说不许跟我说话了。”我当即就意识到,这可不是普通的同学矛盾,而是初级的校园霸凌。于是我立刻征询女儿意见 ,问她需不需要我插手帮助,她说:“妈妈你可以和老师谈谈,让她不要再那么不友好。”第二天,我就立刻约了老师谈这件事,老师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专门给孩子们上了节情感教育课,讲了人际交往中的礼貌用语。我觉得插手这件事,至少有一个莫大的好处:孩子会从家长这里得到支持和力量。这次事件后,当女儿再次受到那女孩的语言攻击,她已经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:“我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。”然后把这件事抛之脑后,该干嘛干嘛,不再受此困扰。如果说孩子高敏感的特质,天生会在人际交往中招致一些非议,那么我们家长的态度决定了——孩子会从中获得成长,还是受到二次伤害。03丢掉自己的心理包袱去过原本灿烂的人生看到这儿,大家会不会觉得,养育高敏感儿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?我必须诚实地告诉你,是的。你需要付出120% 的耐心 + 200% 的同理心,有时候确实很心累,孩子和家长都累。高敏感孩子仿佛自带注水排水系统,父母需要不断地往里注入对她的夸奖,对她的爱,但同时,她高敏感的属性又致使池子不停地泄漏。所以这对家长来说也是一场修行,我们需要有精卫填海的心态,池子漏了,没关系,那就多注入一点,再多一点。但大家也不用觉得灰心失望,因为换个角度想,高敏感也是上天赏赐的一种高天赋,很多人都求之不得呢。比如我家修米,就执行力超强、讲道理、爱惜自己的身体,而且观察力一流、直觉敏锐。Love Poem 爱之诗What is love in color?Red.Why red?Because my lips are red, because your lips are red.爱是什么颜色的?爱是红色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的嘴唇是红色,你的嘴唇是红色。What is love in a shape?Rectangle.Why rectangle?Because your ankle is rectangle.爱是什么形状的?爱是长方形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你的脚踝是长方形。What is love in a song? Can you sing it?“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,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.”爱是一首什么歌,唱给我听可以吗?“猜猜我有多爱你,猜猜我有多爱你”What is love in fruit?Grapes.Why grapes?Because you have some moles on your face, they look like grapes.爱会是什么水果呢?爱是葡萄。为什么呢?因为葡萄像你脸上的痣。What is love in a feeling?Sleepy.Why sleepy?Because you give me a goodbye kiss before I go to sleep.爱到底是什么感觉?困困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那是你的晚安吻。That’s right!Then, do you love me?Yeah!And I love you, too.你爱我吗?当然!我也是。∧ 修米与妈妈共创的英文诗这可不是我家的特例,研究发现,很多高敏感儿童后来都长成了优秀的科学家、学者、律师、医生、艺术家等。高敏感就像一枚璞玉,它究竟会成为块废石还是宝藏,都取决于我们的态度与雕琢。不过我说这些的目的,倒不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期待值,从而努力激发高敏感孩子的天赋,那不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鸡娃吗?在陪伴修米成长的过程中,我一直在提醒自己:我努力做这么多事,只是为了给她更多无条件的爱,仅此而已。我平时在小红书上分享,经常会看到有些用户留言,他们说,都三十多岁了,人到中年回头观望,才发觉困扰自己前半生的个性原来是高敏感。好希望你是我的妈妈我要在这里,重新把自己养育一遍这些留言看得人鼻头一酸。而现在,我们这些幸运的父母,理解了高敏感孩子正面临的世界,能够想象他们的无助与痛苦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:你并不难搞,不要一直抱着糟糕的心态过原本灿烂的人生。与各位家长共勉。资料来源:《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》图片来源:小红书@一束艺术 ABA、《菊次郎的夏天》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心理
捷途山海L7:12.98万元起售,大家庭大七座电混SUV新选择
下一篇:叙利亚女演员埃利安娜·萨阿德前几天与一群朋友在大马士革街头遇到叛军拦下检查